温州摄影家 >> 孙京涛:摄影之门——坐标与指标
 
 

孙京涛:摄影之门——坐标与指标

 

  9月24日,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图片总监孙京涛应邀在浙江摄影大讲堂举办了题为“摄影之门——坐标与指标”的摄影讲座。讲座从简要梳理摄影史的脉络开始,重点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摄影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摄影作品评价标准的影响,并结合当今摄影创作方向,提出了独特的评价体系结构。这个评价体系既包括了技术细节的构成,也包括了主题、故事、情感等内涵要素的提纯,正如孙京涛自己的讲座题目一样,这个讲座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具体且操作性很强的可供参照的座标和指标。

  以下是浙江摄影网根据孙京涛的讲座内容整理的一个简要提纲,以满足未能到场听课的会员们求知若渴的要求。

第一部分

序言:常识是创新的基础

常识一:摄影史的启迪

  摄影史是基本坐标

  摄影也从来未有过主流,只有一些短暂的潮流。

  摄影作为一种灵活的媒介,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便一直追随着每一次的市场转向以及意识影响力的变化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摄影的基本主题







  荐书

  1.新摄影史(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edited by michel frizot);

  2.世界摄影史(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naomi rosenblum);

  3.摄影简史,ian jeffrey,三联出版社

常识二:规律与方法

  一、眼睛是信息接受的主要器官

  1.大约70%以上的信息,是经由眼睛所接受的。

  2.从生活频率上,视觉接受的瞬间性和直接性是当下高速度生活频率下最有效的信息接收方式:

  看:瞬间接受相对完整的信息

  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接受相对完整的信息。

  二、视觉形式是最能吸引眼球的形式

  形象永远决定最终的结论。——罗兰·巴特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exposure)

 选择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

  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

  ……

  三、视觉思维是我们的民族传统

  王维诗:状物

  华山岩画

  纳西族文字

  象形文字





  荐 书

  1.《纪实摄影》

  2.《黛安 阿勃丝传》

  3.《报道摄影》

  4.《时代的眼睛》

  5.《单独的声音》

  6.《中国故事》

常识三:扩展的知识

  荐书

  1.《万物》,雷德侯(德)

  2.《晚学盲言》,钱穆

  3.《常识与通识》,阿城

第二部分

  一、包含的问题:

  技术门槛

  拍什么

  怎么拍

  拍成什么

  评价

  呈现

  二、优秀照片的共同点

  说法1:

  具普遍意义的主题

  主体突出

  简洁明了——《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

  说法2:

  animation

  relevant context

  depth of meaning——harold evens:pictures on a page

  说法3

  美国前《纽约时报》图片总监米歇尔·麦克纳利女士认为,好照片首先要有创造性;

法国《解放报》图片编辑燕三三说:“我一直都记得我老板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你要让我吃惊’……”;

  《棕榈滩邮报》副总编辑、著名图片编辑马克·安德尔森认为好照片是能穿透事物的表面现象、把读者带到所报道的事件背后、能在情感上更深的打动读者的照片;

  著名摄影家阿龙·瑞宁格认为好照片应该体现出三个特点:重要(importance)、能打动人(striking)、完美无缺(perfect)。

  说法4

  由joe 埃尔伯特率领的华盛顿邮报的摄影团队几乎赢得过所有专业的奖项,从年度最佳摄影师到普利策奖。埃尔伯特本人曾获得年度图片比赛编辑奖的最高奖。

  他在编辑图片的时候,把图片分成四个层次:

  提供信息 视觉表现 情感要素 贴近性

  三、摄影价值的评价层面

  主题价值

  表现方式

  呈现方式











  四、"难度"

  1.普遍意义主题

  公共主题

  狭隘而缺乏理解入口的个人主题是没有意义的。

  公共主题通常反映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和普世价值观。

  2.情感与情绪









  3.内在视觉秩序















  主体突出

  简洁

  韵律感与视觉逻辑

  “less is more”,这是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von mies der lohe,1886-1969)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少即多”这是一种提倡简单,反对度装饰的设计理念。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享受。

  4.戏剧性or陌生感











  5.评价性

  6.个人化



  7.独特的物质属性

第三部分

实例:摄影的类别

  一、客体的摄影

  摄影的客体

  一般地说,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的形态 :
  可以构成人的活动对象的东西无限多,客体因而也具有无限多样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社会客体、自然客体和精神客体
























  二、本体的摄影

  摄影的本体

  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的定义 。

  一种语义基础:语汇与语法













  三、主体的摄影

  摄影的主体

  一般地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主体的形态
  个体形态:指主体性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集团形态:指由个人构成,具有共同的意识、目的和自觉组织的活动群体。
  社会形态:指处于同一时间、同一经济形态的不同个人或集团联合构成的主体活动系统。

  内在的观念、概念、思想。摄影的出发点是创作者的内心。

  共同经验范围。

  对公共想像的个人观看。















  荐书

  镜与窗,约翰 萨考夫斯基

第四部分

方法与可能

  一、拍好单幅照片

  内涵

  表现方式

  关系

  摄影思维

  (一)内涵

  主题  把事件中最本质的东西视觉化

  故事  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情感  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评价

  (二)表现

  情节

  状态

  (三)关系

  控制

  非控制

  (四)摄影思维

  符号

  曝光 是摄影的技术基础

  焦点 焦点的选择,意味着对新闻主体的选择。

  景深

  动感 指摄影中的形象,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用光

  景别 不同的景别,功用不同

  全景

  1.全景照片显示新闻背景和现场气氛:

  视角开阔、包含视觉信息多的全景照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读者“看”到新闻发生的地点特征、显示新闻人物的相关位置、估计新闻事件的规模,等等。这样的照片通常需要比较高的拍摄角度,并且大多数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

  中景

  2.中景照片交代交互行为,述说故事:

  中景照片是报刊上使用最多的照片,这类照片应该反映新闻事件中新闻主体之间典型的行为以及必要的背景,以迅速概述整个故事。所以在拍摄时需要近得足够表现人物动作,又必须远得足够表现人物与故事背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写

  3.“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特写

  在所有景别的照片中,特写是最具有戏剧性的,它是对新闻事件中最可能令人瞩目的细节或情节进行的集中处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色彩

  影调

  对称

  角度

  质感

  镜头感













  (五)四条原则

  1.一切围绕人做文章: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人是新闻的主角,而所有的读者也都是“人”,他们关心的是与人有关系的事情。

  2.拍摄关系:注意在人与人、人与事物的关系中抓取瞬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关系意味着时空逻辑,意味着事件发展的起承转合、意味着新闻事件的基本性质。

  3.拍摄细节:特别是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新闻背景的前提下,注意拍摄那些能反映新闻事件的细节,非常有效。

  4.饱和法拍摄:

摄影师在每一个角度至少要拍6张(全景、中景、特写横竖画幅各一张),同时要多变换拍摄位置。

  二、找个可长期拍摄的选题

  三、找个好编辑

  四、自我推介

  自我推介的途径:

  1.网络;

  2.展览;

  3.画廊;

  4.专家见面会;

  ……

  荐书

  1.艺术的阴谋,河清

  2.新生代艺术家职业手册,马格里特·拉泽瑞

  3.艺术理解,王鲁

  4.书写摄影,郭力昕

  5.人体摄影史,顾铮

  6.后现代的艺术现象,陆蓉之